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全国淋巴瘤研究联盟共同主办,由湖北省抗癌协会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血液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全国淋巴肿瘤诊治进展研讨会,在武汉圆满落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访谈
主席寄语
“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全国淋巴瘤研究联盟共同主办,由湖北省抗癌协会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血液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全国淋巴肿瘤诊治进展研讨会,在武汉圆满落幕。本届大会围绕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分子突变的机制及临床诊疗措施来展开学术交流,邀请到海内外知名的血液肿瘤专家学者在不同领域进行专题报告,此外还开展了病历讨论,直接对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展开讨论。此次大会的参会人数超过500人,我们鼓励有更多的青年医生参与到大会中,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来提升业务水平。”
会后,《肿瘤瞭望》针对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最新进展采访了本届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
《肿瘤瞭望》: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如何?
王建祥教授:既往的国际研究证实,大剂量阿糖胞苷无论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治疗,还是在缓解后的治疗中,均有提高患者无病生存期的优势,尤其是在相对年轻的患者中。 为了在尽量减少患者负荷的情况下 ,更加有效地杀灭白血病细胞,我们尝试在阿糖胞苷的使用时间和剂量上进行适当调整。研究显示,对于AML低危和中危患者,选择在患者接受化疗后的几天将阿糖胞苷剂量逐渐递增的治疗方案可以使患者获益。除此之外,在巩固治疗阶段也可以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因此,阿糖胞苷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是一个 序贯的过程,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在中危和低危的患者,通过化疗递增的方法可以避免以后高危因素的出现,并有效改善疗效。
《肿瘤瞭望》:HAD方案在我国AML患者中的疗效?
王建祥教授:高三尖杉酯碱是从我国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出的抗肿瘤生物碱之一,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在我国,高三尖杉酯碱为主的治疗方案已广泛应用于AML的治疗。国内既往研究也表明,高三尖杉酯碱和柔红霉素之间没有交叉耐药性,因此两者联合可以互补并取得更好疗效。与此同时,国际上最近报道的显示,使用大剂量的柔红霉素(90 mg/m2)的治疗方法也极大提高了AML患者的缓解率。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进行HAD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和大剂量柔红霉素的比较研究,我认为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循证研究,比较国内常用的HAD方案和国际上通用的大剂量柔红霉素,哪种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治疗AML。
《肿瘤瞭望》:关于t(8;21)的AML研究显示,其生存期比国外研究的结果要差,您如何看待这种差异?
王建祥教授:t(8;21)的AM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国际上的研究报道认为它是一组低危组疾病,其疗效非常好,然而国内的结论相差甚大,这说明不同单位针对t(8;21)的AML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其患者的危险程度也不一样。研究提示,影响t(8;21)的AML患者疗效的因素包括是否伴有c-kit突变、9q-缺失、4号染色体三体等,可以参照以上特征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掌握好化疗强度,同时加强对残留病的监测,合理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信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逐步缩小我们与国外治疗中心在t(8;21)AML治疗上的差距。
《肿瘤瞭望》:CEBPα突变对AML预后的影响?
王建祥教授: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是一种转录因子,早期发现CEBPα突变是一种预后良好的标志,后来随着这类患者积累的越来越多,从大量的CEBPα突变中又发现,如果是双等位基因的突变,它的预后价值更高,而单等位基因突变的预后价值并不突出。因此,有必要把CEBPα双等位基因的突变识别出来。总而言之,研究队列中发现CEBPα突变是AML预后良好的标志,它的双等位基因突变可以影响AML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