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专家解读| 秦燕教授:套细胞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8/14 11:45:27  浏览量:587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组B细胞淋巴瘤亚类,由于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而广受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MCL的生物学行为、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均已较成熟,但治疗的研究进展仍在不断涌现。为了更深刻地熟悉套细胞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内科秦燕教授,深度剖析了MCL规范化诊疗方面的内容,现整理如下。

编者按: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组B细胞淋巴瘤亚类,由于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而广受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MCL的生物学行为、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均已较成熟,但治疗的研究进展仍在不断涌现。为了更深刻地熟悉套细胞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内科秦燕教授,深度剖析了MCL规范化诊疗方面的内容,现整理如下。

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基本特征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组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亚型,约占NHL的3%~10%, 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男性多见。需要指出的是,细胞遗传学t(11;14)(q13;q32)异常导致Cyclin D1核内高表达是其特征性标志,其肿瘤增长速度介于惰性和侵袭性淋巴瘤之间。
在治疗方面, 既往的研究已经表明R-CHOP样方案治疗在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不佳,而2016年《英国血液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上更新了Nordic MCL2研究长达15年的随访结果,其结果显示,强化治疗方案能改善MCL患者的生存,其中位总体生存(OS)达到了12.7年,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则达到了8.5年(见下图)。
 
需要指出的是,除强化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疗效之外,套细胞淋巴瘤对于多种靶向药物同样具有较为突出的疗效,其中代表性的药物主要包括BTK抑制剂、来那度胺、BCL-2抑制剂及蛋白酶体抑制剂等。尤其在套细胞淋巴瘤的挽救治疗中,BTK抑制剂是指南推荐的优选方案,根据已有的研究数据显示,伊布替尼、阿卡替尼、泽布替尼及奥布替尼均有不俗疗效,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在67%~85%之间,完全缓解率(CR)为23%~77%之间(具体见下表)。另外,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及维奈克拉等药物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套细胞淋巴瘤(MCL)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
01规范化诊断
套细胞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需依靠准确的病理学诊断、疾病分期及预后判断。
在病理诊断方面:①在细胞形态学上,MCL的肿瘤细胞为小至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胞质少,染色质成团,核仁不明显,核裂隙明显。套细胞淋巴瘤的生长模式包括弥漫性、结节性(与滤泡性淋巴瘤相比结节更模糊且不太离散)、套区淋巴瘤伴套区扩张和原位套细胞瘤(具有特征性t(11;14)的典型细胞,散在分布于其他外观正常淋巴结的外套膜区)。
 
②在细胞遗传学及基因突变方面,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检测可见t(11;14)(q13;q32), 而TP53缺失、CDNK2A缺失和MYC异常是MCL中较为常见的基因突变。
 
③在免疫组化方面,MCL需重点关注B细胞分子标记(CD20+)、特征性分子标记(CyclinD1+(>95%), CD5+,CD23-,CD10-,BCL6-)、治疗相关标记分子(BCL-2+)、亚型分类相关标记(SOX11)及预后相关指标(ki-67、P53)。
在疾病分期方面, 经典型套细胞淋巴瘤按照Lugano修订的Ann Arbor分期系统分为Ⅰ期、Ⅱ期、Ⅱ期伴大肿块和Ⅲ期、Ⅳ期。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尚无统一分期标准,可参考CLL相关标准。
在预后判断方面, 目前国际上主要应用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MIPI)及联合Ki-67的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MIPIc)进行预后评估,将MCL分为低危、低中危、高中危及高危组,需要指出的是, TP53突变在MCL预后判断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BLOO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TP53突变对于MCL患者的OS、PFS及CIR的HR分别达到了6.2、6.8及6.9,P<0.0001。
 
02初治患者的规范化治疗
MCL初始治疗需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1)分期:局限vs广泛?2)分型:经典型vs惰性?3)TP53:突变vs非突变?
1.分期:局限vs广泛:①对于局限期:—I、局限II、非大肿块的MCL患者,推荐给予放疗、低强度方案诱导治疗±放疗或观察随诊手段。②对于晚期MCL患者或有治疗指征的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患者的治疗需要依据患者的年龄、一般状况和TP53等遗传学异常情况进行分层治疗,治疗选择流程下。
 
2.分型(经典型vs 惰性):对于惰性型MCL患者,若无症状,则可选择观察随诊,暂不治疗。若存在症状,则应同经典型一样积极治疗。
 
3.TP53基因突变与否:根据TP53突变情况,广泛期、经典型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手段也并不一致,总体策略可见下图。
① 对于TP53非突变、适合移植的MCL患者的治疗:2016年欧洲MCL协作组发起了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Triangle研究), 将既往未经治疗的年龄≤65岁、适合大剂量阿糖胞苷和ASCT的II-IV期MCL患者,以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3个试验组:R-CHOP/R-DHAP+ASCT(A组,标准治疗组)、R-CHOP+伊布替尼/R-DHAP+ASCT+伊布替尼维持2年(标准治疗组+伊布替尼,A+I组)和R-CHOP+伊布替尼/R-DHAP+伊布替尼维持2年(I组)。其结果显示:1) A组(标准治疗组,R-CHOP/R-DHAP+ASCT)中272例可评估患者的ORR和CR率分别为94%和36%,而合并A+I组/I组(R-CHOP+伊布替尼/R-DHAP)中559例可评估患者的ORR和CR率分别为98%和45%。2)在生存方面,A组(标准治疗组)的无失败生存期(FFS)未能优于I组,3年FFS率为72%(A组)vs 86%(I组;P=0.9979;HR 1.77);A+I组(标准治疗组+伊布替尼)的FFS优于A组(标准治疗组),3年FFS率为88%(A+I组)vs 72%(A组;P=0.0008;HR 0.52),详见下图。
Triangle研究得出的结论:对于适合强诱导治疗和移植的患者,联合伊布替尼作为诱导+维持治疗时,自体移植获益不大 伊布替尼2年维持治疗,可以延长FFS。
② 对于TP53非突变、不适合移植的MCL患者的治疗:对于此部分MCL患者的治疗方面,2023年NCCN指南已经不再推荐改良Hyper-CVAD联合利妥昔单抗作为>65岁初治MCL患者的非强化治疗方案。在研究进展上,2021年《Cancer》杂志上一项研究比较了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BR方案)vs 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阿糖胞苷(R-BAC方案)在老年初治MCL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R-BAC方案在中位OS和PFS方面均占优,中位OS分别为121个月vs 78个月,2年PFS分别为87% vs 64%,详见下图。
此外,2018年发表于《BLOO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公布了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MCL的5年随访结果,结果显示:1)该联合方案的ORR达到了92%, CR为64%. 2)中位随访64个月, 3年PFS及OS分别高达80%和90% ; 5年PFS及OS则分别达到了64%和77%,详见下图。
③ 对于TP53突变MCL患者的治疗:对于TP53突变的MCL患者,目前NCCN指南新增了一项新的推荐治疗方案,即TRIANGLE方案+(BTK抑制剂+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在此类患者的维持治疗方面, 可应用利妥昔单抗单药维持,这在201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已经得到证实,即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显著延长PFS。也可选择BTK抑制剂+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03复发及难治患者的规范化治疗
复发及难治套细胞淋巴瘤(R/R-MCL)患者的治疗仍有较大挑战,2023年版NCCN指南推荐的解救治疗的优选方案主要包括:①阿卡替尼、泽布替尼这两种共价BTK抑制剂的连续应用 ②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其他的推荐方案还包括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详见下图。
此外,对于复发及难治患者的治疗,NCCN指南给出了详细的治疗策略图,具体见下图。
 
总结
总体而言,套细胞淋巴瘤(MCL)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病理和基因变异。治疗前需明确分期、分型、是否TP53突变以及治疗强度。在MCL维持治疗方面,除利妥昔单抗单药外,也可选择BTK抑制剂+利妥昔单抗。

版面编辑:高金转  责任编辑:卢当鹏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套细胞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