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Tony Mok(莫树锦)教授为您解读“如何克服靶向治疗耐药”。在16日的日程中,莫树锦教授做主题报告“如何靶向T790M突变(How to target T790M mutation?)”。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肿瘤瞭望》:如何靶向T790M突变,克服 TKI耐药?
莫树锦教授:T790M突变导致的耐药约占EGFR-TKI耐药突变的50~60%。这种突变是一种生物单分子行为,因此之前第一和第二代TKI可能不适用。新的第三代TKI以嘧啶为基础,因此比前几代TKI有更好的靶向效果。目前有两种药物研发结果较好,一种是AZD9291,另一种是CO-1686,二者都在进行I期和II期研究。AZD9291在I期研究(AURA1)显示出63%左右的治疗反应率和10个月的PFS获益。对于CO-1686(TIGER)治疗反应率约为67%,PFS获益为10.4个月。这两种药物都获得了美国FDA快速审查的资格。AURA2研究是对T790M阳性突变患者的II期研究,这项研究刚完成入组,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得出数据。TIGER2也正在积极进行中,未来会有试验结果产生。如果顺利的话,有望出现用于TKI耐药患者的TK抑制剂。
《肿瘤瞭望》:局部治疗、化疗和抗血管生成克服EGFR-TKI耐药效果如何?
莫树锦教授:对于T790M突变阴性的患者来说,讨论治疗效果很难不考虑T790M突变的影响。耐药机制有很多,包括转化为小细胞肺癌或c-MET过表达。比如现在唯一确定有效的方法是化疗,培美曲塞和吉非替尼在IMPRESS研究中显示出5.4个月PFS获益,这是我们目前使用双峰化疗效果最好的病例。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考虑将TKI和化疗结合,在FASTACT II期研究中,这显示出少许的PFS优势,但在IMPRESS研究中,这种结合效果不佳。还有一种将EGFR-TKI与贝伐珠单抗等血管生成抑制剂结合的提议,但目前只有在日本的II期研究显示出一定的潜力。因此对于T790M耐药的患者,其耐药机制尚不明确,而且除化疗外可选的治疗方法较少。
《肿瘤瞭望》:ALK-TKI耐药后,下一步该如何治疗?
莫树锦教授:与EGFR突变类似,ALK-TKI耐药突变是一种致癌基因。克唑替尼达到了10个月PFS这一较好的效果。然而仍会发生耐药现象,比如“看门基因”突变,不是单独的“看门基因”,可能有多个“看门基因”突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批准的色瑞替尼是可用的标准药物。色瑞替尼是有效的TKI,根据Alice Shaw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研究,色瑞替尼有60%的响应率。对于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目前我会选择使用色瑞替尼治疗。其他可选药物有alectinib,但该药的二线治疗仅有II期研究数据。目前已有二代ALK-TKI,但与此同时化疗的效果也很好。因此对于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可以使用化疗或者色瑞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