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4期的“圣加仑会议中国专家有话说”圆桌会精彩实况今天迎来了大结局:参与会议的十位专家总结本届圣加仑会议留在自己心中最深刻的那道印象、分享自己从会议中得到的最沉甸甸的收获。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精彩言论摘选:(按发言顺序整理)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有针对绝经前、绝经后、治疗期间绝经等类型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早期、晚期复发的预测因素,卵巢功能抑制剂在绝经前患者中的应用和方案……更多的是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特别是疗效以外的信息。”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本次圣加仑会议有两个亮点。首先是更加客观。其次,是临床医生对于将来的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认识到分子机制指导治疗的无穷潜力。”
北京人民医院乳腺中心王殊教授:“这是一届务实的会议,虽然有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高大上的内容,也有大量实用的内容讨论。我们在向前看的同时,也要学会回顾,重新挖掘和充分利用已有的临床试验结果……”
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未来大样本、高投入、长周期辅助治疗试验可能会越来越少,固定亚型、固定靶点的短周期、小样本试验可能会越来越多。”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共识投票中有一百多个议题,很多都是有争议的……我们应该也看看广大中国乳腺癌医生对这些议题的态度。”
天津市肿瘤医院刘红教授:“个体化治疗的思想渗透了整个会议……未来是要根据分子分型给予最小、最有效的治疗。我们对人文、卫生经济学、费用等方面的考虑还不够周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建国教授:“外科方面,新辅助降期治疗后如何确定切缘是热点,现在看来,切缘阴性的标准得到了认可。此外,在导管内癌、多中心病灶是否可以进行保乳手术方面,本届会议也提出了更具实用性的具体意见……”
河南省肿瘤医院崔树德教授:“会议是对过去两年的基础、转化医学、临床研究资料进行整理,也是为最后的投票做铺垫和证据展示……未来的方向是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北大医院乳腺中心段学宁教授:“每次参会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本次会议似乎画了一张很大的饼。我们知道得越来越多了,但似乎可做的、可利用的工具不足。精准医学、人文关怀、全程管理……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
北京307医院江泽飞教授:“会议除了讲进展,更多地是讲如何在遵循指南的同时,结合经验、尊重患者意愿,为患者提供最合理的治疗。另外,有关大数据和小试验何去何从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专家完整观点请点击视频参与中国乳腺癌权威专家的“圣加仑会议中国专家有话说”圆桌会。
温馨提示:视频约16分钟,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