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王坤教授在第1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5年CSCO学术年会上进行了题为“紫杉醇联合卡铂剂量密集方案(TC)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会后,王坤教授接受了《肿瘤瞭望》的采访。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TC密集方案临床试验设计的初衷和灵感
王教授称,中西方乳腺癌发病人群和发病特点不一,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普遍偏低,肿瘤病灶偏大,因此新辅助化疗对于中国乳腺癌患者意义重大。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病灶(即肿瘤降期),从而实现保乳的目的,并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以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另外一方面,西方国家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大多采取剂量密集方案,设计前加逗号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疗效。因此,在设计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时,他们引入了“剂量密集”的概念,设计了紫杉醇联合卡铂的剂量密集方案,以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获得更加的疗效。最初设计时选择卡铂的理由是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近两年国际陆续有报告证实了该药的研究结果。
目前紫杉醇联合卡铂剂量密集方案临床研究进展
王教授的TC方案研究于2013年在clinical trial注册,2015年取得国际专家的认可,成为新的热点。在去年的ASCO年会上和今年的世界乳腺癌大会上都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且在大会上获得重要奖项。
TC新辅助化疗试验目前入组了200多例患者,王教授今天报告了100多例患者的初步研究结果。该方案在三阴性、HER-2以及Luminal B的乳腺癌患者中疗效均较好。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达到70%左右,而三阴性乳腺癌和Luminal B 、HER-2阳性乳腺癌的pCR率也达到50%~60%。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局部及腋窝的肿瘤病灶可以消退,这是非常可观的数据。
未来研究方向
最后,王教授畅谈了该系列研究今后的研究方向。他认为,今后应进一步提高三阴性、HER-2阳性、Luminal B乳腺癌患者的pCR率;进一步筛选更加获益的优势人群,同时针对TC新辅助化疗方案不敏感的患者,通过诱导增加其敏感性以达到最佳疗效。这不仅体现了精准治疗的理念,也是新辅助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
感谢王坤教授的精彩演讲和采访,让我们一起期待王坤教授在未来展示进一步的研究数据,给中国乃至世界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带来更多临床的优化选择。
专家简介:
王坤 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副主任,乳腺二科主任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病学会 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促进协会乳腺病学会 副主任委员
2010年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公派去美国著名的MSKCC乳腺肿瘤中心学习乳腺癌保乳及再造技术,目前致力于将美国先进的治疗技术和理念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为乳腺肿瘤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
参与国家863攻关计划一项,国家自然基金一项,主持省内课题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表SCI文章5篇,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