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盛锡楠教授:破局生存困境,中国循证引领晚期肾癌进入靶免联合时代丨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28 15:24:27  浏览量:43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5年4月19日,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成功在京举行。大会始终着重强调临床研究的创新性,推动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取得新突破,也鼓励青年医师们不懈努力,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大会现场,《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分享中国肾癌指南更新方向、中国循证证据及其影响等精彩内容。

编者按:2025年4月19日,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成功在京举行。大会始终着重强调临床研究的创新性,推动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取得新突破,也鼓励青年医师们不懈努力,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大会现场,《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分享中国肾癌指南更新方向、中国循证证据及其影响等精彩内容。
 
01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我国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诊疗存在哪些困境?新版CSCO肾癌诊疗指南,针对晚期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了哪些重要更新?

盛锡楠教授:对于晚期肾癌患者而言,近年来的药物疗效取得了显著提升。从最初的靶向单药治疗发展到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客观有效率从约30%提升至60%~70%,中位总生存时间(OS)也从1~2年延长到3~5年,这无疑是巨大进步。然而,随着治疗推进,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例如,对于一线治疗而言,患者的用药时间间隔成为一个棘手问题;许多患者由于不良反应(AE)的影响,引发了关于药物是否需要长期使用以及是否必须足剂量完成的讨论。不同疾病特征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部分患者似乎能从间断治疗中获益,但目前尚无法明确究竟哪些患者适合这种治疗方案。其次,在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选择方面,不同风险分层的患者需要针对性的选择治疗策略。而更为关键的是,当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失败后,后线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诸多挑战。
 
CSCO诊疗指南每年都在更新和进步,在制定时充分考虑了临床的实际需求。但由于指南修订时的循证医学证据需要足够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因此指南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所有人群的期望,但我们仍然不断探索前沿,不断进步。就今年的CSCO肾癌诊疗指南一线治疗策略更新而言,可能将纳入ETER100等研究的最新数据,推荐新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根据CSCO指南纲要,在某些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情况下,指南也会增加更多注释,将相关专家共识纳入其中,以弥补当下因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的缺陷,增加指南的选择性,给临床医生更多的参考。
 
总体而言,CSCO肾癌诊疗指南一直在不懈努力,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但若真正改变指南的推荐级别,还需要国内同行积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建立完善的循证医学体系,从而为晚期肾癌的治疗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指导依据。
 
02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RENOTORCH研究和ETER100研究等探索了中国晚期肾癌患者的靶免联合治疗方案。这些研究带来怎样的积极疗效?又将如何推动国内治疗与国际接轨?

盛锡楠教授:RENOTORCH研究和ETER100研究均取得了显著的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肾癌治疗从单纯的靶向治疗跨越至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时代。这两项中国研究的数据与国外同类研究的结果基本相当,彰显了中国临床研究实力。
 
虽然既往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中高危人群能够从靶免治疗获益,但缺乏专门针对该类人群的临床研究;而RENOTORCH研究则针对该人群进行临床试验并给出了答案,并且成为目前针对中高危人群最高证据级别的研究。该研究同样受到了国际认可,成为ESMO肾癌诊疗指南相关推荐的重要参考研究之一。
 
这两项临床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推动我国进入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时代,有望进一步改善我国患者生存。随着研究相关药物的获批上市,我国在肾癌一线治疗与国外逐渐接轨,缩小差距。我国的相关研究结果也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对于推动全球肾癌临床研究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失败人群的研究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从患者层面来看,更多的治疗选择、本土药物的研发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都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治疗选择与预后。可以说,国内的临床研究有力推动了肾癌疾病领域的变革,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最大程度地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治疗益处,对提升全球肾癌诊疗水平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03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国内肾癌新药的研发力度不及国际水平,部分源于关注不足。您及团队已经开展AK112/PM8002双抗和HIF-2α抑制剂等新型药物的临床研究,如何平衡创新性与临床需求?您对我国晚期肾癌治疗领域的创新研究有何期待?

盛锡楠教授:肾癌的临床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所有临床研究的核心均是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无论是双抗研究还是HIF-2α抑制剂相关临床研究,其聚焦点主要在于患者治疗与需求,这也是临床研究的切入点。在开展临床研究设计时,应紧扣临床问题,聚焦于解决患者需求,如此才能在基础上有效解决临床问题,所得研究成果也能够兼顾患者、企业与学科发展,成为一个良好的研究方向。
 
对于未来开展的临床研究而言,基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切实解决患者问题乃关键所在。一项能够成功解决患者问题的临床研究可被视为优秀研究,而优秀的研究成果往往会产生广泛影响力,包括推动指南的更新以及助力中国方案走向国际舞台。
 
盛锡楠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内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肾癌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膀胱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泌尿肿瘤分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专委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委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肾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