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马飞教授、李海涛教授:肿瘤表观遗传研究与转化协作组的发展蓝图与未来展望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3 18:45:52  浏览量:210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肿瘤研究领域,表观遗传学的兴起为探索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推动肿瘤表观遗传研究的系统性突破及临床转化应用,3月3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不同领域的肿瘤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临床专家齐聚北京,共同见证了“肿瘤表观遗传研究与转化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的成立。协作组旨在整合跨学科优势资源,搭建科研与转化一体平台,以推动中国肿瘤表观遗传研究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肿瘤表观遗传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协作组成立仪式结束后,荣誉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送上寄语。肿瘤瞭望第一时间采访了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马飞教授、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海涛教授,请他们分别就协作组成立的背景及未来规划、肿瘤表观遗传研究未来发展及如何提升中国在该领域影响力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编者按:在肿瘤研究领域,表观遗传学的兴起为探索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推动肿瘤表观遗传研究的系统性突破及临床转化应用,3月3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不同领域的肿瘤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临床专家齐聚北京,共同见证了“肿瘤表观遗传研究与转化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的成立。协作组旨在整合跨学科优势资源,搭建科研与转化一体平台,以推动中国肿瘤表观遗传研究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肿瘤表观遗传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协作组成立仪式结束后,荣誉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送上寄语。肿瘤瞭望第一时间采访了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马飞教授、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海涛教授,请他们分别就协作组成立的背景及未来规划、肿瘤表观遗传研究未来发展及如何提升中国在该领域影响力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协作组荣誉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寄语:
 
在肿瘤表观遗传学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迎来了又一个重大事件——肿瘤表观遗传研究与转化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成立。这一协作组的诞生,不仅是对近年来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肿瘤发生、转移及耐药中关键作用国际研究热点的积极响应,更是我国在表观遗传研究领域谋求系统性突破、整合跨学科优势资源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中国在肿瘤表观遗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全球的影响力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临床转化方面存在不足。尽管肿瘤表观遗传研究正在不断增加,但目前只有恩替司他、西达本胺在国内已获批乳腺癌适应症,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在此背景下,协作组汇聚国内顶尖资源,搭建科研与转化一体平台,致力于推进肿瘤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我们希望通过深化基础研究、加速临床转化、加强合作交流、培养青年人才,共同推动肿瘤表观遗传研究的发展,为全球肿瘤防治事业作出贡献。我期待各位同仁能够充分利用协作组这一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同时,我们也要悉心指导青年学者,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
 
我相信,在协作组组长马飞教授、李海涛教授的带领下,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肿瘤表观遗传研究与转化协作组定能取得丰硕成果。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我国肿瘤表观遗传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与希望!
 
马飞组长谈协作组成立背景、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衔接不足现状的改善及协作组未来发展
 
01
肿瘤瞭望:作为肿瘤表观遗传研究与转化协作组的组长,请您为我们介绍下我国在表观遗传研究方面面临的挑战与表观遗传研究与转化协作组成立的背景。

马飞教授:肿瘤是一种与表观遗传密切相关的疾病。近年来,表观遗传研究日益深入,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在表观遗传学基础研究领域也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从学术论文发表的角度来看,我国学者在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许多原创性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论文,这使得我国在全球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1、尽管我们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论文,但这些论文的引用数量不足,说明其社会影响力还有待提升。2、这些基础研究成果未真正转化到临床实践,肿瘤患者获益的案例仍然较少。目前,基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药品仍然较少,且诊疗效果尚不尽如人意,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痛点。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痛点,我们决定成立肿瘤表观遗传研究与转化协作组,旨在将从事表观遗传研究的科学家与临床诊疗医生紧密团结在一起,并邀请肿瘤治疗领域的同道共同参与。我们将共同努力,推动表观遗传药物在肿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切实解决肿瘤患者的诊疗问题,推动相关成果落地临床。

02
肿瘤瞭望:针对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衔接不足的问题,您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

马飞教授:首先,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以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交流。这个平台应能让基础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同一空间、同一频道上进行共同交流。
 
其次,应通过设置一些课题,来推动融合性科学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表观遗传学研究基于临床需求,并且期待研究成果能尽快在临床得到转化和应用。更重要的是,针对临床上表观遗传研究成果应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希望基础科学家能进一步提供帮助,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我们期望在临床上发现问题后,表观遗传的科学研究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并最终将解决方案反馈到临床,以切实满足临床需求。同时,我们还将把这一需求解决的成果再反馈到科学研究中,形成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度融合和持续推进。
 
03
肿瘤瞭望:肿瘤表观遗传研究与转化协作组成立后,未来有哪些计划或活动,请您为我们“剧透”。

马飞教授:我们已经初步制定了一些小计划。首先,我们会定期举办读书会,旨在打造一个交流平台,让临床专家和基础科学家们聚在一起,通过阅读文献,交流表观遗传学领域的进展。我们希望临床医生能够理解基础科学家的设想和进展,同时让基础科学家了解肿瘤临床医生的需求。
 
其次,我们会开展科研能力提升项目,涵盖科研写作、申报项目书的撰写、方案的制定实施以及科技成果的发布等。
 
最后,我们期望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及管理部门等,希望他们能够加大在这个领域的投入,促进表观遗传学研究向临床转化。我们期待基于表观遗传学的创新药物和诊疗策略能够在中国获批上市,为患者带来福祉。
[1]  [2]  下一页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肿瘤研究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