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乳腺癌中青年专家论坛暨第二届天津乳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国际论坛圆满闭幕。此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意在为广大中青年医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会上,本刊特邀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二科聂建云教授针对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进行专题解析。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新辅助治疗的过去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话题。以前谈到新辅助治疗一般指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确实使患者获益,让一部分无法保乳的患者获得保乳机会,让一些不可手术的患者有了手术机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NSABP B18、B27等临床研究均已证实新辅助化疗在DFS和OS上并没有为患者带来获益,因此有人质疑新辅助化疗的价值。一项发表在2014年Lancet上,来自CTneoBC的荟萃分析,纳入了12项研究的12993例病例,结果显示,在达到PCR和未达到PCR的患者之间存在DFS和OS的差异,这再次为新辅助化疗带来了机遇。
在精准治疗时代,新辅助化疗在不同的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效果存在差异,新辅助化疗在三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类型中效果较好,尤其是紫杉类药物的剂量密集用法,以及三阴性乳腺癌中铂类药物的使用!
在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的效果相对较差,但并不代表没有希望。在日本的一项临床JBCRG009研究中,对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应用TC 6周期方案、FEC 3周期序贯TC 3周期、TC 3周期序贯到FEC 3周期方案三种方案进行比较后发现,TC方案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彰显了非常好的效果,提高了保乳率,这为luminal型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领域中带来了新的选择和思路。
新辅助治疗的未来
现在,新辅助治疗的范围扩展到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靶向治疗。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也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探索,由于内分泌治疗起效较慢,很多人怕耽误病情,因此不敢轻易尝试。目前有临床研究证实,有一些可以预估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的指标,比如通过检测ki67数值的降低来作为参考,还可考虑用PEPI评分来评价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指标。其中,PEPI主要针对原发灶大小,淋巴结的状况,ki67分值,还有ER状况,把这四项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一个分值,再把分值按照0分、1-3分和4分进行分级,在B24、IMPACT等临床研究中已经证实,分级的递增与预后呈现负相关。
此外,新辅助治疗领域中还出现了新辅助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在HER2阳性的乳腺癌辅助治疗中表现出色,于是有了将靶向治疗前移至新辅助治疗的可能。2007年MD Anderson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靶向药物用于新辅助治疗阶段,明显提高了pCR率,说明新辅助靶向治疗贡献不可忽视!
2011年以后陆续有多项临床研究,包括GEICAM/2006-14、GeparQuinto、NeoAltto、Neosphere等也证实,新辅助靶向治疗同样对乳腺癌具有很好的生存贡献。目前多数研究结果显示,靶向治疗联合化疗优于化疗,靶向治疗药物中,曲妥珠单抗优于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优于曲妥珠单抗,联合使用靶向药物优于单药靶向治疗。
总而言之,目前新辅助治疗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方案和药物选择,并且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仍然有很多问题等待进一步的探索。
专家简介
.jpg)
聂建云,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后。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二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乳腺学组副组长,云南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副组长;云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云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委。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际合作课题、省级部级课题及厅局级课题13项。课题多次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SCI收录论文9篇,其中两篇第一作者SCI论文影响因子分别为6.794和4.390。主编医学专著1部,参编医学专著2部。